
作者:禽藥二部??馬葉本&謝德華
在養(yǎng)雞生產中,壞死性腸炎一直是各國各地獸醫(yī)師和配方師重點關注的疾病之一。因為它能導致雞群營養(yǎng)吸收不良、生長緩慢,在與其它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并發(fā)感染的情況下還會導致雞群大量死亡。以往的生產實踐中,壞死性腸炎的防制基本上以飼料廠為中心的控制體系。但隨著2020年飼料禁抗政策的出臺,壞死性腸炎的防控壓力必然轉移到生產現(xiàn)場當中。更讓大部分養(yǎng)雞工作者煩惱的是,以往多種應用于壞死性腸炎防制的藥物都被制定了嚴格的停藥期。如何在禁抗形勢下,尋找相對有效的壞死性腸炎防制手段,成為廣大養(yǎng)雞工作者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探討的問題。本文就此問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引起雞壞死性腸炎的病原菌是產氣莢膜梭菌(魏氏梭菌):其為兩端鈍圓的厭氧性大桿菌,革蘭氏陽性,有莢膜;通常在厭氧條件下形成芽孢,可長期存在于土壤和沉淀物中;另一方面,產氣莢膜梭菌又是雞腸道的常在菌,其攜帶率可高達95%。在正常情況下,該菌棲息于盲腸,通常不會引起發(fā)病。但當腸黏膜受到損害或者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發(fā)生變化時,則會在消化道前段大量增殖,產生強烈的外毒素,最終演變成壞死性腸炎。引起產氣莢膜梭菌大量繁殖的因素通常有:1.飼料中大量使用大麥、小麥等禾本科植物為原料,腸道內消化物的粘稠度增加導致厭氧環(huán)境的增加;2.病毒病、霉菌毒素所引起機體的免疫抑制,例如近年全國各地流行的腺肌胃炎,往往伴隨著嚴重的壞死性腸炎(圖1);3.球蟲感染破壞腸黏膜,導致腸道后段的菌群失調(圖2、圖3)。值得關注的一點:禁抗形勢下越來越多的養(yǎng)雞工作者使用球蟲疫苗去防控球蟲病,球蟲免疫本來就是一次輕度的球蟲感染,再加上部分有抗梭菌作用的抗球蟲藥不被使用,壞死性腸炎的發(fā)病壓力必然增加,壞死性腸炎的有效控制也成為球蟲免疫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1 腺肌胃炎繼發(fā)壞死性腸炎

▲圖2 球蟲感染是壞死性腸炎重要的誘因

▲圖3 壞死性腸炎往往伴隨著球蟲病而來
?
墊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雞群壞死性腸炎發(fā)病率的高低。因為潮濕、板結的墊料容易形成厭氧的環(huán)境,有利于產氣莢膜梭菌在其中形成芽孢而長期存活,同時也有利于其它腸道病原菌的滋生,引起發(fā)?。▓D4)。因此,全球飼養(yǎng)白羽肉雞的養(yǎng)殖場均采用全環(huán)控設備嚴格控制雞舍內的溫、濕度,并使用足夠厚度的墊料,讓其保持疏松、干爽(圖5)。近年來,國內不少養(yǎng)殖企業(yè)也紛紛效仿建設全環(huán)控雞舍飼養(yǎng)黃羽肉雞,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其中腸道問題得以良好的解決是重要的原因。

▲圖4 板結的墊料容易滋生梭菌引起壞死性腸炎

▲圖5 環(huán)控設備、厚墊料管理有利于減少壞死性腸炎的發(fā)生
?
飲用水的衛(wèi)生狀況也是影響雞群壞死性腸炎發(fā)病率的另一重要因素。今年入秋以來,全國大范圍的干旱導致不少地區(qū)的養(yǎng)雞場嚴重缺水。在此情況下,不少被病原菌污染的地下水、池塘水被大量用于雞群飼養(yǎng)當中,導致壞死性腸炎發(fā)病率同比上升;而雞舍內不經常清洗的飲水設備則成為了飲用水被二次污染的源頭(圖6)。在壞死性腸炎高發(fā)的季節(jié),使用適當劑量的消毒劑或酸化劑進行飲用水消毒,已被證明能有效抑制水中的病原菌,從而減少壞死性腸炎的發(fā)病率。在雞群飲用水消毒劑的選擇上,建議使用對雞只刺激性較小、溫和的酸性碘制劑(例如“三碘凌”等)。

▲圖6 不常清洗的飲水器是飲用水被二次污染的源頭
?
為了提高生產成績,恩拉霉素、硫酸粘桿菌素、林可霉素等抗菌藥物以往被廣泛添加到飼料中,用于壞死性腸炎的預防,這一切隨著2020年飼料禁抗政策的出臺將成為歷史。而植物精油、中藥等替代品在飼料中的應用也未必能完全達到以往抗菌藥物的效果。可以預見,未來現(xiàn)場一線的養(yǎng)殖工作者將會面臨更大的疾病壓力。在過往的養(yǎng)殖生產中,地美硝唑、阿莫西林、氨芐西林、林可霉素、桿菌肽等針對厭氧菌以及革蘭氏陽性菌的抗菌藥物,通常都被作為首選應用在現(xiàn)場病例的處理。然而,隨著養(yǎng)殖業(yè)的規(guī)范,這些藥物都被嚴格地制定了各自的停藥期。如地美硝唑這種停藥期長達28天的藥物,實際上已經被大部分獸醫(yī)師剔除出備選藥物名單,尤其是在飼養(yǎng)快大品種的養(yǎng)殖場以及養(yǎng)殖后期。在此形勢下,無停藥期、具有修復腸黏膜作用、以及對革蘭氏陽性菌具有抑菌作用的溶菌酶可作為壞死性腸炎防制的探索方向之一。正典生物也曾開展過相關產品“西力美”的試驗,可參考《溶菌酶在肉雞腸道疾病防制上的應用》一文。另一方面,丁酸梭菌具有抑制產氣莢膜梭菌繁殖,維持菌群平衡并調節(jié)機體免疫通路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養(yǎng)雞工作者應用于壞死性腸炎的預防中。值得注意的一點,這些“替抗”產品的應用探索本身與抗菌藥物的使用并不矛盾,有時甚至是相輔相成。例如,溶菌酶與抗菌藥物合用可以增強后者的抗菌活性,從而減少抗菌藥物的用量;使用抗菌藥物后及時補充丁酸梭菌,有利于腸道內正常菌群的迅速恢復等。根據“替抗”產品本身的特性,結合抗菌藥物的藥理作用、停藥期,制定出合理的壞死性腸炎防制方案,是未來廣大養(yǎng)雞工作者必須積極開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

▲點上圖查看《溶菌酶在肉雞腸道疾病防制上的應用》一文
1.盡量使用4cm以上厚度的谷殼作為育雛的墊料,后期可根據天氣以及雞群情況調整墊料的厚度;日常定期清理板結墊料,使其保持疏松、干爽的狀態(tài);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考慮添置環(huán)控設備,讓雞舍保持相對恒定的溫度和濕度。
2.在水源衛(wèi)生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定期使用“三碘凌”按1:2000添加到水中進行飲用水消毒。
3.育雛階段,在使用抗菌藥之后,按每包(100克)拌料2包或兌水400斤的用量使用“老三屆”(復合丁酸梭菌制劑),連用5-7天,爭取早日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減少產氣莢膜梭菌在腸道繁殖的機會。
4.雞群發(fā)生壞死性腸炎的時候,可選擇地美硝唑、阿莫西林等抗菌藥物(須考慮停藥期)按每包(100克)兌水400斤水的用量,搭配“西力美”聯(lián)合用藥,增強抗菌藥物效果;待抗菌藥物使用過后,可按推薦劑量使用“老三屆”(復合丁酸梭菌制劑)5-7天補充有益菌,促進腸道正常菌群的恢復。




馬葉本,華南農業(yè)大學預防獸醫(yī)學碩士畢業(yè),現(xiàn)在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獸藥營銷部任職,主要負責球蟲疫苗技術服務工作。

謝德華,華南農業(yè)大學預防獸醫(yī)學碩士,就職于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從事雞球蟲疫苗和禽藥的技術服務和市場推廣工作。